菲律宾马尼拉(2023年8月24日讯)— 亚洲开发银行(亚行)的一份新报告称,去年通货膨胀水平飙升引发生活成本上涨危机,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挥之不去,继续将亚太人民推向极端贫困。

根据今日发布的《2023年亚太地区关键指标》,截至去年,亚太地区发展中经济体估计有1.552亿人生活在极端贫困中,约占本地区总人口的3.9%。报告显示,疫情和生活成本上涨危机的发生使陷入极端贫困的人数增加了6,780万。极端贫困指每天生活费低于2.15美元(基于2017年物价水平并按购买力和通胀率调整后)。

“亚太地区正在稳步走向疫后复苏,但生活成本上涨危机却在破坏减贫进程,”亚行首席经济学家朴之水(Albert Park)表示,“通过加强覆盖贫困人群的社会保障网,促进创造增长和就业机会的投资与创新,本地区各国政府将有望重回正轨。”

最受生活成本上涨危机打击的当属贫困人口,因为其欠缺支付更高价格来购买食品和燃料等必需品的能力。基本商品和服务价格的上涨导致许多穷人存不下钱,也无力支付医疗费用或投资于教育及其他长远来看能够改善自身境遇的机会。此外,女性所受影响可能尤甚,因为她们的收入往往不及男性,同时还要从事无偿劳动。

报告指出,贫困人口不但挣得少,而且还得为获得许多基本商品和服务支付溢价,同时被迫选择长期来看更加昂贵的商品和服务。如低收入家庭经常不得不少量购买商品,而这可能比大批采购花钱更多。他们还可能被迫生活在非正规住区,暴露于更多的健康危害,从而推高医疗费用。不仅如此,他们的通勤时间可能更长,也更为不便。

亚行曾在2021年估计,截至上一年度,因疫情而陷入极端贫困的人数较疫情前的预测值多出7,500万至8,000万。当时的“极端贫困”定义是每天生活费低于1.90美元(基于2011年物价水平)。

预计亚太地区发展中经济体将在减贫路上不断取得进步。尽管如此,到2030年,估计本地区30.3%的人口(约12.6亿人)仍将被视为经济弱势人群,即每天生活费在3.65美元至6.85美元之间(基于2017年物价水平)。

报告建议,为帮助战胜生活成本上涨危机,亚太地区各国政府可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农业发展支持力度,完善金融服务获取渠道,优先进行基础设施投资,推进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开发。

亚行在坚持消除极端贫困的同时,致力于实现繁荣、包容、有适应力和可持续的亚太地区。亚行成立于1966年,现有68个成员,其中49个来自亚太地区。

Media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