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马尼拉(2022年4月6日讯)— 根据亚洲开发银行(亚行)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通过对污染进行定价、简化小企业注册手续、提高数字产品和服务征税效率等措施,亚太发展中经济体能够增加税收,以帮助确保可持续增长。
在卫生、教育、基础设施、应对气候变化和摆脱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实现复苏等优先发展领域,该地区面临公共资金短缺问题。今日发布的《2022年亚洲发展展望》显示,如果已有的政策改革措施能够在战略层面得到贯彻实施,将显著提升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的税收规模,增幅平均可达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
在亚洲发展中经济体,老龄化人口会要求不断增加养老金和医疗卫生支出,而随着富裕程度越来越高,人们期望获得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要应对气候变化的威胁,需对清洁能源进行大规模投资。为满足上述及其他需求,各国必须充分利用公共和私营部门的各类财政资源。可供政府考虑的解决方案包括:提高增值税征收效率,改革税收激励措施,引导更多企业进入正规经济,优化个人所得税和房产税等。
“在增加卫生、教育和环境等领域的有效公共支出方面,亚太地区经济体面临的需求日益增长,”亚行首席经济学家朴之水(Albert Park)表示,“旨在改善税收征缴和增加收入的政策改革有助于该地区实现可持续和包容性的经济增长。在改革过程中,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不能抑制增长,又不能给纳税人造成不应有的负担。”
早在疫情来袭前,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就已经做出估计,要在2030年前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该地区每年需要增加1.5万亿美元左右的支出,约占GDP的5%。据亚行估计,通过实施改革,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可将税收占GDP的平均比重从疫情前16%上下平均提高3—4个百分点。
例如,简化企业注册手续和降低交易成本可使更多小企业进入正规经济,从而增强征税力度。截至2020年,在东南亚地区,中小微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8%,创造了41%的GDP。另外,各国政府还可以改善对亚太地区蓬勃发展的数字服务贸易的征税,从2005年到2020年,数字服务贸易增长了三倍多,达到1.4万亿美元。
其他税收在增加收入的同时,还可直接促进环境保护和公众健康。例如,事实证明碳定价工具和化石燃料税能够有效减少污染。《2022年亚洲发展展望》显示,对烟酒及不健康食品和饮料征税可增加额外收入,最高可达GDP的0.6%,同时还可以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降低医疗费用。
利用行为洞察开展公众宣传活动,更好地利用数字技术等,也有助于加强税收。报告指出,提高政府支出质量是激发人们内在纳税意愿的关键。
亚行在坚持消除极端贫困的同时,致力于实现繁荣、包容、有适应力和可持续的亚太地区。亚行成立于1966年,现有68个成员,其中49个来自亚太地区。